吴华安副校长携金融学院教师参加“2017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年会”
(金融学院:莫凤莹)2017年5月20日至5月21日,我院吴华安副校长携金融学院贺晗副院长、金融学院信用管理专业教师黎莹、莫凤莹、马玺渊参加了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和全国信用教育联盟(筹)及二十多家全国性社会团体等共同举办的年度学术盛会“第十三届(2017)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会议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开幕。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北京大学以及全国信用示范创建城市、全国信用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全国各行业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和香港、柬埔寨嘉宾等400余人参加了会议。
5月20日上午,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组委会执行主任、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胡晟盛致开幕词,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张宝文、全国信用教育联盟(筹)主席团主席魏建国、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致辞。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马正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司副司长陈洪宛、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长万存知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表了专题演讲。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章政教授报告了2016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以及对2017年的展望。
5月20日下午进行平行分论坛专题探讨,吴华安副校长和莫凤莹老师参加了“信用教育与人才培育实践研讨”第三分论坛,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12位专家和教授,针对信用教育改革、完善信用教学和教材体系、信用科研成果大的转换、人才培养及定位、信用理论研究、信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吴华安副校长从学科申报、大类招生、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对我院的信用管理专业建设情况以及获得的成就做了简要汇报。同时,吴华安副校长也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困惑:第一,各个高校的信用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五花八门,没有一个真正的体系和标准,课程的设计也存在较大的差别;第二,北大信用中心在做信用年度报告时应把信用体系人才建设作为一个关键内容加以强调,把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并加以改进。贺晗副院长和马玺渊老师参加了“城市信用体系建设与发展”第一分论坛,并听取了来自北京、山东、江苏、广东等地的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城市代表就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开的交流与讨论。黎莹老师参加了“互联网+信用前沿实践探讨”第二分论坛,并听取了芝麻信用、淘宝业务平台、阿里巴巴企业诚信体系、天创信用等十位业界高层围绕互联网征信体系构建、数据使用和信用安全、信用大数据应用于中小企业、征信技术前瞻与监管反思等多方面意见和讨论。
5月21日上午在国谊宾馆迎宾楼举行第十三届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年会、 2017年中国信用建设优秀论文学术交流年会暨获奖论文颁奖仪式。老师们在2017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上听取了各界专家学者的宝贵经验,受益匪浅,相信我院信用管理专业的建设将更进一步!


; |